English

从分蘖走向整合

2000-03-08 来源:中华读书报 吴予敏 我有话说

人类的审美经验具有无可比拟的丰富性。多元的理论观照能够透过各个独特的视角对审美经验作深入细致的剖析。历史地看,理论思维的发展是一个辩证的运动过程。从总体走向局部,突出“深刻的片面”;或者,从分蘖走向整合,强调“整体的融通”。马克思主张在理论研究中要善于从个别抽象出一般,再从一般回到个别,即要经历分析与综合的辩证思维运动。只有这样,人们才能逐步接近真理的认识。文艺美学是在80年代初作为美学和文艺学的交叉学科提出来的。这一学科主要研究各个不同门类艺术的共同的美学规律,或者说是着重研究艺术创造和接受过程中的审美规律。从美学角度而言,它研究的是文艺的共性,从文艺角度而言,又是研究其审美特征,以区别于对文艺的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的研究。这一学科的创立,本身就是从大一统的美学或文艺学体系中分蘖的结果,也是对于长期忽视文艺的美学规律的状况深刻反思的结果。

胡经之教授是我国当代文艺美学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探求文艺的审美特性一直是他多年的理论关切所在。早在60年代末,他即被马克思提出的“古典艺术至今仍有魅力”的问题深深吸引而进行了研究。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艺术创造的审美规律。长期以来,我们对文艺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力,还缺少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文艺美学试图走出这样的思维困境。

胡经之依循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的基本观点,将实践论、价值论、认识论、符号论等文艺观整合于内涵扩充了的审美反映论构架。他认为,艺术生产是创造主体将审美体验和感悟表现在有限的物质形式中,以有限的艺术符号,传达出丰富的审美信息。艺术生产是人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主观世界,进而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因而,艺术作为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不仅是精神创造,也是实践创造,他充分注意到文学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的特殊性,认为它不仅涉及反映论,也涉及实践论、价值论。而就反映论而言,又包含了认识、情感、想象、意志等多种活动的相互作用。文学艺术对现实的反映,不仅反映了客体状况,而且反映了主体状况,更是反映了主体和客体的审美关系。

强调以建设和发展当代文艺美学为目标,将中国古典美学文艺学与西方美学文艺学打通融合,形成对普遍审美规律的完整把握是胡经之著作的又一特点。例如他在论述审美体验的动态过程时有机融合了西方审美心理学的理论和大量的中国古典艺术家的深切体悟,揭示出审美体验的模糊性和超越性、双向建构性和流动深化性等特征。在艺术掌握与意象思维、艺术形象与审美意象的构成及其符号化、艺术意境的审美特征、通过创造性阐释接受实现文艺的审美价值等理论的关节部位,他均能打通中西,取他山之石,不拘巨细,采前人遗韵,不问宏微,围绕艺术的美学本质,务求周览圆照。

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是一个宏大的永恒发展演变的主题。当艺术创造突破了狭隘的政治功利主义的笼罩之后,正面对着一个瞬息万变的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和工业化的社会现实。胡经之在他的文艺美学的思考中,已经敏锐地注意到人类的交往实践作为与生产实践所不同的实践方式在现时代有了更加突出的地位。也就是说,交往和交换,将人与物和人与人的关系互为渗透,互为转化,从而使艺术生产活动也深受市场交换和信息交流的影响。这不但影响到艺术创造的形式,还深刻影响到审美价值观念和艺术活动的方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胡经之提出了艺术创造是否还要依照美的规律来进行这样尖锐的理论问题。走向整合的文艺美学不是满足于拾人牙慧的圈中话语,只有立足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更加密切地关注人的生存方式、人的全面发展和当代重大课题,才能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话语,拓出新的理论天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